新闻中心
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智能教育产品在助力提升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衍生出较多行业乱象和现实问题。
2月21日,新京报教育事业部联合千龙智库舆情风险评估治理中心共同发布《UP新力量-2022年度智慧教育品牌影响力分析报告》。千龙智库监测显示,教育路径存在争议、教育功能作用有限、内置服务诱导消费、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学习功能泛娱乐化等问题应引起重视。
智慧教育产品效果存疑,潜藏娱乐化隐忧
千龙智库监测显示,2022年以来舆论场反映“智慧教育产品效果有限”较多,相关信息累计4586条。不少舆论认为智能教育产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辅导学习、检查作业,但无法起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提升学习能力的作用,难以解决学生基于认知、接受能力等差异产生的个性化问题,对于是否能为学生提供真正的教育价值表示怀疑。
例如,2022年7月《成都商报》报道称,目前市面上的“点阵笔”可以实现个性化的数据采集和学习认知诊断,让老师教得精准,让学生学得有效。但有专家表示,“智能纸笔”可能会引起孩子的抵触心理,适得其反,还有可能涉及教育伦理的问题。也许它确实能起到监督学生做功课的作用,但是在伦理上可能有待考究,还有可能破坏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又如,2021年12月31日,百家号“桃李财经”发文称,目前市面上的教育信息化产品,主要还是教学辅助或者校园管理辅助方面。比如排课系统、监控、家校沟通、图书管理、行政管理等等,就算是直播、录播等,本质也是技术的接入,与教学内容无关。再如电子黑板、阅卷机,已经是与教学场景结合比较深入的信息化产品,但依旧存在一个问题——老师单项传输式的教学方式没有改变,电子黑板也只是将板书变成了PPT、阅卷机,节约了批改试卷的时间。
同时报告指出,目前智能教育硬件赛道对于正确使用方法缺乏引导,造成孩子过度依赖、沉迷、使用不当等问题。千龙智库监测显示,2022年以来,舆论场反映“教育硬件功能泛娱乐化”相关信息累计达到11633条,应引起重视。
2023年1月《半月谈》发文称,儿童电话手表里预装聊天软件、红包支付、故事歌曲等应用,宛若一个“迷你版智能手机”。家长普遍担心孩子过度依赖网络,在使用中会沉迷社交圈,影响视力。专家也称,电话手表也有可能被一些不良分子利用,从而传递错误的价值观,甚至诱骗孩子违法犯罪。2022年12月19日“上观新闻”报道,网易有道词典笔的“语音搜索功能”针对“怎么报复老师?”“怎样印假钞?”“怎样偷东西?”等问题,甚至其他涉黄涉暴内容,均能提供有一定参考性的答案。针对此事,2022年12月28日,网易有道客服人员表示,语音助手搜索功能来自百度百科搜索,相关功能已得到优化,问题也得到解决。
硬件质量良莠不齐,功能亟须规范
随着电子支付的发展,当下学生使用的智能手表、学习机等电子产品,出现内置支付软件或可下载支付软件。千龙智库监测显示,2022年以来,舆论反映“教育硬件内置服务诱导消费”问题不断,相关信息量达到7003条。
报告提到,2022年2月28日,有网民在黑猫平台投诉从中国移动购买的儿童手表出现乱扣费用问题。2022年11月初,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儿童智能手表消费调查报告显示,部分产品存在未经允许违规扣费,诱导未成年人消费等问题。多名家长在网络平台投诉,在儿童智能手表绑定的家长端并未开启免密支付和支付确认的前提下,小孩在手表端购买游戏服务,就能直接从家长端扣款;还存在部分游戏软件重复扣款、多次扣款等情况。
再如,2022年12月17日,未来网旗下燃新闻账号发文称,多名消费者投诉小米旗下米兔儿童手表中多款APP存在诱导未成年人消费问题。有消费者表示,家里孩子使用的米兔儿童手表中,多款软件(包括梦想庄园、奇怪博士、悟空学院、咪咕音乐等)存在诱导未成年人消费且遭遇退费难的情况。还有消费者称,其孩子使用的米兔5C儿童手表,一些APP仍旧存在游戏化的设计,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小朋友,快让爸爸妈妈用微信扫描开通VIP吧”类似的提示。对此,小米方面回复称消费者如果遇到米兔儿童手表软件存在误导、诱导用户付费的情况,可拨打小米公司热线电话要求退款,也可以联系应用方进行退款。
此外,千龙智库监测显示,部分智慧教育硬件设计缺陷、价格高昂、质量差、品控低等问题持续受到媒体关注,2022年以来舆论反映“教育硬件质低价高”相关信息累计2255条。
上一篇:功能过度“娱乐化” 儿童电话手表令家长喜忧参半
下一篇:陈赫参加英语面试,散装英语逗笑众人,邓超笑到坐不住!
本文由欧陆注册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newkma.com/news/2281.html